典型文献
页岩储层微观孔隙、流体测定方法及吸附—解吸实验——以鄂尔多斯榆林地区盒8段储层为例
文献摘要:
微观孔隙结构是影响页岩储层吸附和解吸能力的重要因素.基于核磁共振测试原理,采用离心实验与热处理相结合方法,测定了页岩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定量识别了多种类型孔隙流体,并从微观孔隙尺度研究了吸附解吸过程中多态甲烷赋存量与压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页岩中不可采出流体、可动流体的T2截止值分别为0.18~0.32 ms、0.67~1.07 ms,不可采出流体和可动流体的饱和度分别为7.39%~15.61%、36.25%~56.86%;吸附态甲烷赋存于驰豫时间小于3.42 ms的孔隙,游离态甲烷赋存于驰豫时间为3.42~121.44 ms的孔隙;吸附过程中甲烷首先赋存于基质和小孔,其次逐步进入大、中孔隙,而解吸过程中则是先由裂缝、大孔隙到中、小孔隙,再到微孔隙;吸附态甲烷赋存量与压力呈非线性关系,当压力小于7.25 MPa时出现解吸滞后现象,且滞后程度随压力的降低而增大,游离态甲烷临界解吸滞后压力为1.17 MPa.研究成果可为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的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文献关键词:
页岩气;微观孔隙结构;吸附;解吸;核磁共振;盒8段;榆林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凯;陈西泮;屈兴勃
作者机构: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延安 716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凯;陈西泮;屈兴勃-.页岩储层微观孔隙、流体测定方法及吸附—解吸实验——以鄂尔多斯榆林地区盒8段储层为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22(02):139-146
A类:
B类:
页岩储层,体测,测定方法,榆林地区,微观孔隙结构,附和,吸能,离心实验,热处理,结合方法,页岩微观孔隙,孔隙结构特征,定量识别,多种类型,型孔,孔隙流体,孔隙尺度,吸附解吸,吸过,赋存,采出流体,可动流体,截止,ms,吸附态,游离态,先赋,于基质,和小孔,大孔隙,微孔,非线性关系,滞后现象,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气,高效开发
AB值:
0.32554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