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国家区试鲜食夏大豆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
文献摘要:
为指导鲜食夏大豆高产优质新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分析了2006-2018年国家区试鲜食夏大豆13年的品种试验数据,研究了鲜食夏大豆品种14个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8年8个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14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在6.75%~38.67%之间,A级口感率的变异系数最大,标准二粒荚宽最小;参试品种的平均鲜荚产量为10468.9 kg·hm-2,较对照减产1.7%;随着年度的推进,鲜荚产量得到了提升,采青天数、株高、主茎节数、单株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鲜荚数有下降趋势,而多粒荚率、单株鲜荚重有上升趋势,百粒鲜重、标准二粒荚长和宽、标准荚率、A级口感率逐步提升.相关性分析表明,鲜荚产量与多粒荚率、单株鲜荚重、百粒鲜重、标准二粒荚长和宽、标准荚率极显著正相关,A级口感率与百粒鲜重、标准二粒荚长和宽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鲜食夏大豆性状变异的最主要因子是标准二粒荚长和宽、荚数、多粒荚率及株型因子,在鲜食夏大豆选育过程中应注重选择多粒荚多、荚长、荚大、粒大的品种进行组配,以提高鲜食夏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文献关键词:
鲜食夏大豆;区域试验;农艺性状;产量;品质;演变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朝森;赵现伟;王瑞珍
作者机构: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江西省油料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朝森;赵现伟;王瑞珍-.国家区试鲜食夏大豆品种重要农艺性状的演变)[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22(06):1218-1227
A类:
鲜食夏大豆
B类:
国家区试,大豆品种,农艺性状,高产优质,品种试验,演变规律,大豆新品种,审定,二粒,参试,鲜荚产量,hm,照减,减产,青天,株高,主茎,茎节,节数,单株,分枝数,多粒,百粒鲜重,性状变异,株型,选育过程,重选,组配,产量和品质,区域试验
AB值:
0.24171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