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冲击地压"双驱动"智能预警架构与工程应用
文献摘要:
冲击地压预测预警有助于全面掌握灾害风险程度,提前采取针对性防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灾害影响.冲击危险性等级、冲击危险性区域与潜在冲击时间的实时量化预测是冲击地压预测预警的核心.为此,提出"双驱动"冲击地压智能预警架构,结合物理驱动与数据驱动,动态实时确定工作面冲击地压的等级、时间及区域.在物理驱动的框架下,通过贝叶斯概率的综合模型,使用工作面实时微震数据、巷道实时应力、地震CT-微震等相关参数,对工作面冲击地压危险性等级进行动静态协同综合实时评价;在数据驱动的框架下,以微震大事件定量预测为切入点,构建一个结合普通卷积模块、循环神经网络模块与AR自回归模型的深度学习模型MSNet,利用工作面历史微震事件作为模型输入,定量动态预测未来几次微震事件发生的时间、位置与能量,继而确定冲击时间与危险性区域,并基于Unity3D软件开发了相应的冲击地压三维智能预警平台.创新性提出了基于物理及数据"双驱动"的冲击地压灾害预警技术,实现了冲击地压风险特征信息的动态智能预警预测和危险区域的三维可视化显示.平台的现场应用表明,具有冲击危险性的等级预测精度可达0.88.和现场微震记录相比,工作面微震事件位置坐标预测的平均精度达到0.977,时间预测的平均精度达到0.523,基于微震事件定量预测结果的冲击区域与时间确定和现场实际情况表现一致,显示出了良好的工程适用性.
文献关键词:
冲击地压;双驱动;智能预警;微震定量预测;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结;杜俊生;蒲源源;姜德义;齐庆新
作者机构:
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44;重庆大学资源与安全学院,重庆 400044;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深部开采与冲击地压研究院,北京 10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结;杜俊生;蒲源源;姜德义;齐庆新-.冲击地压"双驱动"智能预警架构与工程应用)[J].煤炭学报,2022(02):791-806
A类:
MSNet,微震定量预测
B类:
双驱动,智能预警,预测预警,灾害风险,风险程度,防冲措施,灾害影响,冲击危险性,危险性等级,量化预测,结合物,物理驱动,贝叶斯概率,综合模型,巷道,冲击地压危险性,动静态,实时评价,大事件,卷积模块,循环神经网络,自回归模型,深度学习模型,利用工作,微震事件,模型输入,动态预测,预测未来,几次,Unity3D,软件开发,预警平台,地压灾害,灾害预警,预警技术,压风,风险特征,特征信息,预警预测,危险区域,三维可视化,可视化显示,现场应用,等级预测,录相,时间预测,冲击区,情况表,工程适用性
AB值:
0.3305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