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德国电影《沉默的教室》的伦理意蕴分析
文献摘要:
《沉默的教室》(Das schweigende Klassenzimmer)是一部由拉斯·克劳梅(Lars Kraume)指导的德语影片,由真实事件改编而来,于2018年3月在德国首次公映.二战后的东德笼罩在苏联的统治之下,在匈牙利发生了反苏联的抗议运动,导致人员伤亡.一群充满激情和斗志的学生获悉了这一事件的发生,他们选择在教室静坐,以示哀悼和抗议,弥天大祸也从天而降.面对抗争,有些孩子选择用"沉默"对抗,有些孩子则以"沉默"作为掩饰,将自己置身事外.在整个影片中,"集体"与"个体""家庭"与"个人""社会"与"自我"间的张力结构贯穿始终.
文献关键词:
沉默的教室;伦理意蕴;个人;集体;社会
作者姓名:
朱雯熙
作者机构:
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
引用格式:
[1]朱雯熙-.德国电影《沉默的教室》的伦理意蕴分析)[J].美与时代(下旬刊),2022(07):144-146
A类:
沉默的教室,schweigende,Klassenzimmer,Kraume,弥天大祸
B类:
伦理意蕴,Das,克劳,Lars,德语,影片,改编,公映,二战后,东德,笼罩,苏联,匈牙利,抗议运动,人员伤亡,一群,激情,斗志,获悉,一事,静坐,以示,哀悼,从天而降,抗争,掩饰,置身事外
AB值:
0.3839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