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重要性
文献摘要:
高居翰所著的《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一书中以明代绘画为范畴,针对各个画派及画家,进行了广泛而详尽的叙述,使晚明时期绘画的发展情况与不同流派间各异的风格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对一直以来被世人忽视的中国明朝晚期绘画史有了全新的认识.通过引用书中所述画家董其昌的案例,分析证明此书中所采用的内向观与外向观相结合的方法对于研究中国艺术史的重要性.通过四个章节,分别阐述内向观与外向观的定义、内向观与外向观在《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中的体现、内向观与外向观结合法对中国艺术史研究的益处,从而揭示利用合适的研究方法,再借助自身文化的优势,开展对中国绘画史的研究,能更加准确地分析各个画家在不同时期绘画创作中的风格转变因素.将东方自身的文化特性融入内向观与外向观研究法,抛弃二元对立观念,摒弃民族偏见,站在客观角度,促进中西文化对接和交流,从而探寻共同的审美需求,这将会对中国绘画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文献关键词:
晚明;绘画;内向观;外向观
作者姓名:
左诗雯
作者机构:
湖北美术学院
引用格式:
[1]左诗雯-.《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1644)》对研究中国艺术史的重要性)[J].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2022(08):9-11
A类:
内向观,外向观
B类:
山外,中国艺术史,高居翰,画派,画家,详尽,晚明时期,流派,一展,在读,世人,明朝,用书,董其昌,此书,章节,结合法,艺术史研究,益处,中国绘画史,绘画创作,风格转变,变因,文化特性,抛弃,二元对立,摒弃,偏见,中西文化,审美需求
AB值:
0.25468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