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南京一次重污染过程PM2.5垂直分布的模拟及气溶胶辐射效应的影响
文献摘要:
准确模拟PM2.5垂直分布对理解灰霾的形成和消散机理以及检验模式预报能力至关重要.利用在线耦合大气化学模式WRF-Chem v3.9.1对2017年12月22至25日南京地区的一次重污染过程进行模拟,结合地面观测的气象要素和污染物浓度、激光雷达得到的气溶胶消光系数及无人机观测的PM2.5垂直廓线等数据对模式进行综合评估,并探讨气溶胶辐射效应对PM2.5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WRF-Chem对白天地面气象要素及PM2.5垂直分布模拟较好,但对夜间PM2.5浓度严重高估(MB=49.8 μg/m3).夜间模拟的近地层逆温过强、边界层高度过低,导致PM2.5聚集在较低的高度并向上浓度逐渐递减,但观测的PM2.5在夜间仍然维持近乎均匀混合的分布方式.相比夜间,气溶胶辐射效应在白天的影响更加明显,主要通过降低边界层高度影响PM2.5垂直分布方式.本研究对于理解WRF-Chem模拟PM2.5垂直分布的表现及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改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献关键词:
重污染过程;PM2.5垂直分布;WRF-Chem;边界层高度;气溶胶辐射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诚;邓力琛;陈燕玲;钱悦;王欢
作者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 330013;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江西南昌 33009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诚;邓力琛;陈燕玲;钱悦;王欢-.南京一次重污染过程PM2.5垂直分布的模拟及气溶胶辐射效应的影响)[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6):598-606
A类:
气溶胶辐射效应
B类:
重污染过程,PM2,垂直分布,灰霾,消散,模式预报,大气化学,WRF,Chem,v3,日南,南京地区,地面观测,污染物浓度,激光雷达,气溶胶消光系数,垂直廓线,白天,地面气象要素,高估,MB,近地层,逆温,边界层高度,近乎,分布方式,边界层参数化方案
AB值:
0.2580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