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患儿腹部手术后常用药物配伍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后患儿的7种常用药物(D1~7)[D1~7依次为维生素B6(Vit B6)、盐酸氨溴索(AH)、盐酸昂丹司琼(OH)、地塞米松磷酸钠(DSP)、甲泼尼龙琥珀酸钠(MPSS)、酚磺乙胺、氯化钾(KCl)],分别配伍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PESI)的稳定性.方法 按照模拟腹部外科手术后患儿临床静脉注射用药配伍方案,将D1~7分别配伍PESI方案纳入研究组1~7,将D1~7分别配伍5%葡萄糖注射液(GI)、0.9%氯化钠(NaCl)注射液、0.9%NaCl注射液、0.5%GI、0.5%GI、0.9%NaCl注射液、0.9%NaCl注射液方案纳入对照组1~7.在(25±1)℃及正常光照条件下,分别观察不同时间点(配伍后0、1、2、4、8、24 h)研究组1~7与对照组1~7的外观、可见异物,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pH值测定法与含量测定法,测定研究组1~7与对照组1~7的pH值、D1~7百分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硝酸银(AgNC)3)滴定法].若研究组1~7与对照组1~7在不同时间点pH值、D1~7百分含量相对标准偏差(RSD)绝对值≤5%,则判断该配伍制剂在一定时间内pH值、药物相对含量的稳定性好.结果 在(25±1)℃、正常光照条件下,对研究组1~7与对照组1~7外观观察与pH值、D1~7百分含量测定结果显示,D1~5配伍后8 h内,D6配伍后4 h内,D7配伍后24 h内:①各观察时点,研究组1~7与对照组1~7均澄清、透明,均无明显颜色变化,均未检出明显可见异物;②不同时间点,研究组1~7与对照组1~7的pH值RSD 分别为 0.13%与 0.13%、0.10%与 0.09%、0.63%与 0、0.25%与 0.15%、0.17%与 u.ll%、0.46%与 0.22%、0.50%与 0.54%,D1~7 百分含量 RSD 分别为 0.47%与 0.17%、0.53%与0.35%、0.68%与 0、0.21%与 0.56%、2.02%与 2.25%、0.16%与 0.32%、0.12%与 0.27%,均≤5%.结论 本研究D1~7+PESI配伍制剂与D1~7配伍0.9%NaCl注射液或5%GI配伍制剂,在上述观察时间点D1~7稳定性均良好.
文献关键词:
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配伍稳定性;维生素B6;盐酸氨溴索;盐酸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磷酸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酚磺乙胺;氯化钾;小儿用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邵苗苗;程青;李英;关玮伟;胡利华;王晓玲
作者机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北京100045;中国药科 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南京2100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邵苗苗;程青;李英;关玮伟;胡利华;王晓玲-.患儿腹部手术后常用药物配伍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22(06):731-738
A类:
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MPSS,AgNC,7+PESI
B类:
腹部手术,手术后,常用药物,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腹部外科手术,术后患儿,D1,B6,Vit,盐酸氨溴索,AH,盐酸昂丹司琼,地塞米松磷酸钠,DSP,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酚磺乙胺,氯化钾,KCl,静脉注射,注射用,葡萄糖注射液,GI,氯化钠,NaCl,光照条件,别观,不同时间点,可见异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测定法,含量测定,测定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硝酸银,滴定法,相对标准偏差,RSD,相对含量,测定结果,D6,D7,时点,澄清,颜色变化,未检,ll,配伍稳定性,小儿用药
AB值:
0.23003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