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集体群像到个人具象: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内地获奖影片影人掠影(1985-2020)
文献摘要:
时代赋予电影以作品、产品、商品和宣传品的"四品"属性,海外国际电影节成了中国内地电影走出国门的重要途径.纵观在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奖的中国内地影片,既不同于欧洲主流国际电影节对"东方奇观"的青睐,也有别于日本大众电影市场对历史、武侠题材的偏好,在内容和叙事上呈现出了"视角微、情节缓、基调暖"的特点,同时在时间纵轴上显示出从具有历史厚重感的集体群像到鲜明多元的个人具象的变化趋势,在总体基调上体现出了对人性价值的肯定、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这与内地电影自身的发展以及不同时代电影人的活跃与贡献息息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获奖影片往往远离市场、陷入"小众"的尴尬境地,因此中国内地影人有必要从如何解决电影属性中的"民族化"和"国际化"矛盾、如何取得电影创作的自我表达诉求与对外传播诉求之间的平衡这两个问题出发,反思作品定位和创作动机,肩负起时代责任.
文献关键词:
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内地电影;日本;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江晖
作者机构: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江晖-.从集体群像到个人具象:东京国际电影节中国内地获奖影片影人掠影(1985-2020))[J].文艺论坛,2022(02):70-77
A类:
东京国际电影节
B类:
群像,具象,获奖,影片,影人,掠影,宣传品,四品,中国内地电影,国门,纵观,奇观,有别于,电影市场,武侠,基调,纵轴,厚重感,调上,上体,人性价值,同时代,代电,不可否认,离市,小众,尴尬,境地,何解,电影属性,民族化,电影创作,自我表达,对外传播,创作动机,肩负起,时代责任
AB值:
0.3204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