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格网的西安市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
文献摘要:
以西安市为研究区,综合选取自然环境因子(植被、地形、水域等)和社会因子(GDP、科教、住宅等),基于1 km×1 km格网,通过遥感解译和聚类分析,建立西安市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模型,分析其分异规律,并对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西安市人居环境适宜性在空间上呈现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基本呈层状分布.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数分为5级,即不适宜、临界适宜、一般适宜、较适宜和适宜,面积比例分别为21.19%,28.58%,23.70%,21.10%,5.44%,其中,临界适宜区的面积比例与人口密度均最高.秦岭北麓因地形起伏大,为不适宜区.西安市主城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为临界适宜区.西安市人居环境适宜区和较适宜区位于西安市西北部的城郊地区.空气质量指数与人居环境适宜性的相关性最大,其次为植被指数,其中,GDP与人口密度的相关性最大.
文献关键词:
格网;人居适宜性;聚类;西安市
作者姓名:
高珊;孙虎;徐崟尧;孙姝博
作者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陕西师范大学地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
引用格式:
[1]高珊;孙虎;徐崟尧;孙姝博-.基于格网的西安市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J].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1):115-120
A类:
人居适宜性
B类:
格网,西安市,人居环境,环境适宜性,适宜性评价,取自,自然环境因子,水域,住宅,遥感解译,分异规律,由南向北,层状,评价指数,面积比,适宜区,人口密度,秦岭北麓,地形起伏,主城区,西北部,城郊地区,空气质量指数,植被指数
AB值:
0.25631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