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的性状变化规律,为指导广适性杂交粳稻新组合的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将多年选育的220份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分别种植于温、湿度差异较明显的温室和试验田,对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和千粒质量等10个与产量相关的性状进行考察,并对性状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相关性和聚类等分析.[结果]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除穗长和一次枝梗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差异均达显著以上水平;其中最明显的是高温、高湿条件下,植株的株高极显著增高,有效穗数极显著减少,材料间的性状变异幅度增大,离散程度更高.相关性分析表明:2种环境条件下,单株产量与有效穗数和每穗实粒数的相关性均最大,但有效穗数与其余8个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聚类分析将220份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材料聚为4类,分别占总材料数的14.5%、38.1%、27.3%和20.1%,第Ⅰ和Ⅱ类群品种单株产量较高,但其性状易受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株高显著变高,穗数显著减少,导致其单株产量显著减少;第Ⅲ和Ⅳ类群品种单株产量低,但不同环境条件下性状变异程度相对较小,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其中第Ⅲ类群材料在不同环境下的性状最稳定.[结论]高温、高湿环境导致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材料株高增高,而植株的有效穗数、千粒质量和粒数显著减少,产量降低;穗长和一次枝梗数比较稳定,不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杂交粳稻育种应重视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性状的选育.
文献关键词:
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高温、高湿环境;产量性状;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余金慧;雷娟;张月;肖翠英;万秀杰;郭梦逸;谭亚玲;徐津
作者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云南昆明650201;云南农业大学稻作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1;云南省杂交粳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金慧;雷娟;张月;肖翠英;万秀杰;郭梦逸;谭亚玲;徐津-.不同环境条件下滇型杂交粳稻保持系产量性状的变异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06):918-925
A类:
滇型杂交粳稻
B类:
不同环境,保持系,产量性状,变异分析,性状变化,广适性,新组合,选育,别种,试验田,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质量,穗长,枝梗数,上水,高湿条件,植株,株高,性状变异,离散程度,单株产量,类群,高湿环境,高显,比较稳定,育种,穗粒数
AB值:
0.1742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