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水杨酸诱导三七抗三七圆斑病的机理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验证水杨酸?(SA)?诱导三七的抗病效果,揭示SA诱导三七抗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外源添加不同浓度SA?(0.1、0.5、1.0、2.0、4.0和6.0?mmol/L)?对三七植株进行诱导并人工接种圆斑病菌,测量不同处理的病斑直径,检测三七相关防御酶活性及抗性基因表达情况.[结果]SA对三七叶片表面的分生孢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且萌发率随着SA浓度的增加而降低.SA诱导三七植株再接种三七圆斑病菌后,各处理的病斑直径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且诱导效果最好的是1.0?mmol/L?SA处理.用1.0?mmol/L?SA处理三七后,三七叶片中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以及脯氨酸?(Pro)?含量与对照相比均增加,但丙二醛?(MDA)?含量降低,证明SA处理三七可诱导防御相关酶活性的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SA处理三七植株3?d后,其叶片中PnPR10-1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结论]外源施加SA可提升三七的防御酶活性和防御基因表达,提高三七抗病性,以1.0?mmol/L?SA处理时效果最佳.
文献关键词:
三七;三七圆斑病;水杨酸;诱导抗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宽;王慧玲;戴蕾;李佳洲;罗成;郭力维;杜云龙;何霞红
作者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650201;西南林业大学,云南 昆明 65024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宽;王慧玲;戴蕾;李佳洲;罗成;郭力维;杜云龙;何霞红-.水杨酸诱导三七抗三七圆斑病的机理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22(01):32-40
A类:
三七圆斑病,PnPR10
B类:
水杨酸,SA,外源添加,植株,人工接种,不同处理,关防,防御酶活性,抗性基因,七叶,分生孢子,孢子萌发,萌发率,各处,过氧化氢酶,CAT,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脯氨酸,Pro,含量降低,基因表达量,防御基因表达,高三,抗病性,诱导抗性
AB值:
0.21543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