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公有制土地资本化的二重性效用及其优化路径
文献摘要:
现代土地公有制的思想渊源之一,在于消解土地资本化所引发的社会失衡困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土地的资本化进程建立在土地公有的特殊制度基础之上,并在复杂的政策演进中形成了权属模糊这一现实特征.受模糊地权的影响,城镇国有土地与农村集体土地的资本化进程分别引发了显著的二重性效用;同时,处于空间治理主导地位的中央与地方政府,为了维持乃至强化土地资本化的积极效应,默许了模糊地权的持续存在,间接导致了土地资本化消极效应的反复出现.消解城乡空间发展中的二重性困境,不应简单地打断土地的资本化进程;建议从"投入保障房事业"和"生态价值货币化"的角度切入,构建能够更好地发挥公有制优势的土地资本化之"锚".
文献关键词:
土地;公有制;资本化;二重性效用;模糊地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曾鹏;李晋轩;任晓桐
作者机构: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天津,30007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鹏;李晋轩;任晓桐-.中国公有制土地资本化的二重性效用及其优化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22(06):1-7,33
A类:
二重性效用,模糊地权
B类:
土地资本化,土地公有制,思想渊源,城乡土地,制度基础,政策演进,权属,现实特征,国有土地,农村集体土地,空间治理,中央与地方,积极效应,默许,持续存在,消极效应,复出,城乡空间,空间发展,打断,入保,保障房,房事,生态价值,价值货币化
AB值:
0.24072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