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工业用地非正式更新的特征、效益与意义:兼论与正式更新模式的比较
文献摘要:
非正式更新由于在工业用地的正式更新途径面临制度困境而受阻的背景下发生和被允许,长期以来仅被视作特定时期内的权宜性和过渡性做法,因此当前政策和学术研究的导向总体上都倾向于在后续阶段中逐步促使其向正式更新完全转化.但对非正式更新在经济发展、功能完善、与周边联系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进行观察和研究后认为,非正式更新在城市发展中的效用路径与正式更新并不完全等同,有着后者较难有效替代的独有效益,时常更加有利于产业的培育和扶植、城市服务设施的多样化发展和与周边既有社区形成联系和融入,也在总体上更好地体现出了城市发展所需的包容性.基于以上特征,应当在城市工业用地更新的进程中适度地继续加强对非正式更新的支持,增加相应的项目数量并鼓励其长期存续和维持,而非如此前的认识一般将正式化作为工业用地更新唯一理想的最终方式和目标.
文献关键词:
非正式更新;工业用地;产业培育;服务设施完善;包容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蒋竹翌
作者机构: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蒋竹翌-.工业用地非正式更新的特征、效益与意义:兼论与正式更新模式的比较)[J].城市规划学刊,2022(01):111-118
A类:
非正式更新
B类:
更新模式,制度困境,权宜,过渡性,功能完善,作用和意义,等同,有效替代,扶植,城市服务,多样化发展,既有社区,社区形成,当在,城市工业用地,工业用地更新,继续加强,项目数,存续,此前,正式化,产业培育,服务设施完善,包容性发展
AB值:
0.30299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