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讲话》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整理和民族器乐创作的深远影响
文献摘要:
一
记得从上大学起,我们就开始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了,平时读,"逢五""逢十"更要读.有时为了参与某些专题讨论,有时为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究竟读了多少遍,已经很难有精确的回忆.每读一次,总会用《讲话》的精神思考审视当时中国文艺的现状,或者反思自己的文艺观、艺术实践方面所存在的某些不足.因为,对于中国革命文艺运动而言,《讲话》是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同时,《讲话》也奠定了新中国文艺发展的基本方向.使得"文艺为大众"的这一信念,贯穿到全国绝大多数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研究之中.对于我们这些从事艺术学研究的学人而言,《讲话》更是我们日常考察研究实践的精神动力.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乔建中
作者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乔建中-.《讲话》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整理和民族器乐创作的深远影响)[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22(02):10-13
A类:
B类:
民间文化,民族器乐创作,记得,学起,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专题讨论,回忆,总会,会用,神思,文艺观,艺术实践,中国革命,革命文艺,文艺运动,大历史,历史意义,纲领性文献,新中国文艺,基本方向,穿到,文艺工作者,作者创作,艺术学,常考,研究实践,精神动力
AB值:
0.4069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