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总结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情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2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开展功能锻炼,并于术后6个月评价其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依据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良好组及恢复不良组,收集2组的年龄、骨折时间、损伤能量、骨质疏松、末次复查掌倾角、末次复查桡骨短缩、功能锻炼和尺骨茎突骨折情况,先对上述资料开展单因素分析,再行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获得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共41例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发生率为20.50%(41/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骨折类型、骨质疏松、末次复查掌倾角背倾、末次复查桡骨短缩和功能锻炼均与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末次复查掌倾角背倾≥10°、末次复查桡骨短缩≥5 mm和功能锻炼不规律均为影响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年龄≥60岁、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末次复查掌倾角背倾≥10°、末次复查桡骨短缩≥5 mm和功能锻炼不规律均为影响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及早开展针对性干预,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
文献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腕关节功能;影响因素
作者姓名:
郭丹;林红珍
作者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 骨科,福建 龙岩,361000
引用格式:
[1]郭丹;林红珍-.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10):154-156
A类:
B类:
桡骨远端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不良情况,情况调查,龙岩市,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骨质疏松,复查,掌倾角,短缩,尺骨茎突骨折,再行,骨折类型,角背,良相,多因素分析,粉碎性骨折,针对性干预
AB值:
0.1197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