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氮利用率粳稻品种的碳氮积累与转运特征及其生理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探明不同氮利用率水稻品种的氮素积累与转运特征及其机制.[方法]2个氮高效品种(武运粳30号和连粳7号)和2个氮低效品种(扬粳4038和宁粳1号)种植于大田,设置2个施氮量:全生育期不施氮(0 N)和全生育期施氮180 kg/hm2(180N),比较分析了不同氮利用率粳稻品种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与转运差异及其机制.[结果]与氮低效品种相比,氮高效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氮肥利用率、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较高的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分蘖至穗分化始期和抽穗至成熟期较高的净同化率和作物生长率,抽穗期较高的糖花比,灌浆期较高的籽粒库活性、籽粒中脱落酸与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含量的比值和茎鞘中较高的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转运和蔗糖合成相关酶活性以及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表达量,抽穗后较高的氮转运、氮素吸收量,灌浆期较高的比叶氮含量、叶片中细胞分裂素含量、氮代谢酶活性以及氮素转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论]氮高效品种穗分化前和抽穗后较高的物质生产效率以及灌浆期较高的碳氮转运与积累是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协同提高的重要机制.
文献关键词:
氮素积累;氮转运;物质转运;干物质积累;产量;氮肥利用率
作者姓名:
任维晨;常庆霞;张亚军;朱宽宇;王志琴;杨建昌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江苏 扬州 22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维晨;常庆霞;张亚军;朱宽宇;王志琴;杨建昌-.不同氮利用率粳稻品种的碳氮积累与转运特征及其生理机制)[J].中国水稻科学,2022(06):586-600
A类:
180N,作物生长率
B类:
氮利用率,粳稻品种,碳氮积累,转运特征,生理机制,水稻品种,氮素积累,氮高效品种,大田,施氮量,全生育期,hm2,干物质生产,氮肥利用率,颖花,结实率,干物质转运,运量,干物质积累量,分蘖,成熟期,净同化率,抽穗期,灌浆期,籽粒,库活性,脱落酸,环丙烷,羧酸,酸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蔗糖合成,蔗糖转运,糖转运蛋白基因,氮素吸收量,叶氮含量,细胞分裂素,氮代谢酶活性,氮素转运,碳氮转运
AB值:
0.2881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