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青海省当归茎线虫种类鉴定
文献摘要:
采集和分离到青海省大通县、互助县4个当归茎线虫群体,通过形态特征和测量值比较,以贝叶斯法构建ITS-rDNA系统发育树,并用4种内切酶Dde Ⅰ、HinfⅠ、Tru9Ⅰ(Mse Ⅰ)和Sdu Ⅰ进行ITS-RFLP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大通县、互助县当归茎线虫群体的形态特征与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基本一致,体长略小,雄虫尾长和c(体长/体宽)值略大,雌虫a(体长/尾长)值略大,其他测量值均与腐烂茎线虫模式种一致.通过rDNA-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发现青海省大通县、互助县茎线虫群体与腐烂茎线虫群体聚为一支,但不能归为目前已知基因型.rDNA-ITS区段PCR-RFLP结果显示,青海省4个群体与已报道的腐烂茎线虫群体酶切结果不一致,且存在明显差异.经形态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将这4个线虫群体确定为腐烂茎线虫,表明该线虫已在青海省发生与分布.
文献关键词:
腐烂茎线虫;形态特征;系统发育;基因型
作者姓名:
韩变;李惠霞;刘永刚;石明明;倪春辉;张敏
作者机构:
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甘肃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工程实验室,兰州 73007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变;李惠霞;刘永刚;石明明;倪春辉;张敏-.青海省当归茎线虫种类鉴定)[J].西北农业学报,2022(08):1058-1066
A类:
Dde,Tru9,Mse,Sdu
B类:
青海省,当归,种类鉴定,大通县,互助县,测量值,贝叶斯法,ITS,rDNA,系统发育树,种内,内切,Hinf,RFLP,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destructor,体长,体宽,系统发育分析,基因型,区段,切结,结果不一致,分子生物学特征,该线,发生与分布
AB值:
0.2754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