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晚清民国癌症概念的翻译及流变
文献摘要:
1805年以降,一大批西医概念"旅行"至我国,其中不乏全新概念,如cancer概念.中医自古便有"癰""疽""癰疽"等概念,它们以译词的形式参与到西医"癌症"知识最初在我国的传播,致使20世纪初,cancer概念同carbuncle概念的混淆.国人对"癌症"概念的容受随"癌"一名之确立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前后,对其认知也随相关知识系统性传入、孙中山先生因癌病逝消息的蔓延及"癌"字隐喻用法的形成而愈发清晰."癌"字最终的采纳则同时受日语新词大量导入及制度化因素的影响.通过考察西医"癌症"概念在我国的翻译及流变,得以管窥西医入华史一角.
文献关键词:
癌症;癰疽;翻译;概念旅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缪蓬
作者机构: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上海 2000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缪蓬-.晚清民国癌症概念的翻译及流变)[J].医学与哲学,2022(03):74-78
A类:
癰疽,carbuncle,概念旅行
B类:
晚清民国,一大批,不乏,新概念,cancer,自古,容受,知识系统,传入,孙中山,癌病,病逝,采纳,日语,新词,通过考察,管窥,一角
AB值:
0.337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