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脑脊液分流术后裂隙脑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文献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介绍裂隙脑室综合征(SVS)的主要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以来提高神经外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方法:从2013年6月-2022年4月,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的SVS患者的病历进行回顾性收集。结果:3例蛛网膜囊肿、4例先天性脑积水、1例颅内肿瘤术后继发性脑积水。SVS患者首次分流年龄为6.9岁(0.9-20.5岁),其中2例是1岁之内行的分流手术;出现SVS相关症状为16.2岁(3.9-37岁);间断头痛(8/8例)、呕吐(8/8例)、精神烦躁(1/8例)、视力下降(2/8例)、抽搐发作(1/8例)。其中1例患者内科治疗后症状好转,未进行手术治疗,另1例患者符合手术治疗指征,但患者家属拒绝手术治疗,其余6例因内科治疗无效而进行阀门调压或分流管调整术。随访了6年,6例患者未出现该病的相关症状,1例患者家属因拒绝手术治疗而进行了多次内科治疗,1例患者为外国友人,随访失败。结论:裂隙脑室综合征(SVS)是各种脑部分流术后迟发的一种并发症,其有三个主要临床特征,分别是间断性头痛、阀门充盈迟缓以及脑室呈裂隙样改变。在患者行了分流术后而出现了颅高压迹象,神经外科医生要引起重视,因为患者可能有SVS的病情发生,首先应给予内科治疗,如若无效则应早期行手术治疗,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文献关键词:
脑部分流术后;裂隙脑室综合征;颅高压
作者姓名:
张学文;祝海平
作者机构:
苏州大学附属独墅湖医院神经外科,江苏苏州 215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学文;祝海平-.脑脊液分流术后裂隙脑室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J].康颐,2022(21):188-190
A类:
裂隙脑室综合征,脑部分流术后
B类:
脑脊液,临床特点,SVS,高神,神经外科,外科医师,认识水平,苏州大学,儿童医院,独墅湖,病历,蛛网膜囊肿,先天性,颅内肿瘤,肿瘤术后,后继,继发性脑积水,流年,内行,分流手术,断头,头痛,烦躁,视力下降,抽搐,内科治疗,指征,患者家属,绝手,阀门,调压,分流管,友人,间断性,充盈,迟缓,颅高压,迹象,外科医生,应给,如若,若无,患者生活质量
AB值:
0.2949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