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64排螺旋CT检查,根据最终结果,分析DR与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100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经术后病理确诊胃肠道间质瘤36例。DR诊断结果显示,阳性33例,阴性67例,其中真阳性25例,假阳性8例,误诊率12.5%(8/64),真阴性56例,假阴性11例,漏诊率30.56%(11/36)。64排螺旋CT诊断结果显示,阳性35例,阴性65例,其中真阳性33例,假阳性2例,误诊率3.13%(2/64),真阴性62例,假阴性3例,漏诊率8.33%(3/36)。两组在误诊、漏诊率上差异显著,P<0.05(X2分别≈3.905、5.674)。64排螺旋CT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以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1.67%、96.88%、94.29%、95.38%、95.00%,均高于DR的69.44%、87.50%、75.76%、83.58%、81.00%,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64排螺旋CT的临床诊断效果较好,与病理诊断具有高度一致性,能有效的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医师鉴别诊断提供有力依据,从而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实施。因此,64排螺旋CT的临床应用价值巨大,值得推广。
文献关键词:
64排螺旋CT;胃肠道间质瘤;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强
作者机构:
东平泰美宝法肿瘤医院,山东泰安 271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强-.64排螺旋CT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价值分析)[J].康颐,2022(13):173-175
A类:
B类: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价值分析,我院,DR,诊断结果,诊断效能,经术,术后病理,假阳性,误诊率,真阴,假阴性,漏诊率,X2,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临床诊断效果,病理诊断,高度一致,诊断准确率,鉴别诊断,手术方案,临床应用价值
AB值:
0.2010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