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补肾化浊方对改善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补肾化浊方对改善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医院收治的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54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和西药组,西药组使用胞磷胆碱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补肾化浊方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MMSE、MoCA、NIHSS评分、BNDF、VEGF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西药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4,P=0.036)。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NO、MDA水平低于西药组,SOD水平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MSE、MoCA、NIH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MMSE和MoCA评分高于西药组,NIHSS评分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NDF、VEGF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BDNF和VEGF水平高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浆粘度、全血高切黏度和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41%)明显低于西药组(40.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06,P=0.004)。结论:补肾化浊方可改善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提高治疗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补肾化浊方;胞磷胆碱;血管性痴呆;氧化应激
作者姓名:
张鑫;常晶晶;张晶;张志辰
作者机构:
廊坊市中医医院,河北廊坊 0650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鑫;常晶晶;张晶;张志辰-.补肾化浊方对改善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J].康颐,2022(07):212-214
A类:
补肾化浊方
B类:
卒中后,血管性痴呆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结合临床,西药,药组,胞磷胆碱,联合治疗,MMSE,MoCA,NIHSS,BNDF,VEGF,患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有效率,X2,氧化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指标,BDNF,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血浆粘度,全血高切黏度,红细胞沉降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氧化应激水平,治疗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AB值:
0.14790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