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循环肿瘤细胞、癌胚抗原及影像学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研究
文献摘要:
探讨分析循环肿瘤细胞、癌胚抗原及影像学检查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1月的45例非小细胞肺癌、45例肺部良性病变、45例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肺癌组、肺病组、健康组,三组受检者均自愿进行循环肿瘤细胞、癌胚抗原及影像学检查,比较三组检查结果。结果:肺癌组、肺病组、健康组的影像学检查指标(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存在显著差异,肺癌组的三项影像学检查指标最高,肺病组次之,健康组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肺病组、健康组的癌胚抗原有显著差异,肺癌组的癌胚抗原水平最高,肺病组次之,健康组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肺病组、健康组的CT检查、循环肿瘤细胞检查、癌胚抗原检查、三项联合检查阳性率有显著差异,肺癌组的四项检查阳性率最高,肺病组次之,健康组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患者的四项检查阳性率有显著差异,其中三项联合检查阳性率最高,其余三项单一检查阳性率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环肿瘤细胞、癌胚抗原及影像学检查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阳性率较高,有一定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于锦萍;孙冬梅;刘红健
作者机构:
唐山市工人医院 河北 唐山 063000;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 河北 唐山 063000;唐山市第九医院 河北 唐山 063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于锦萍;孙冬梅;刘红健-.循环肿瘤细胞、癌胚抗原及影像学检查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研究)[J].大健康,2022(22):115-117
A类:
B类:
循环肿瘤细胞,癌胚抗原,影像学检查,非小细胞肺癌,诊断研究,探讨分析,肺癌诊断,肺部良性病变,健康体检者,肺病,受检者,检查指标,血容量,表面通透性,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原水,联合检查,四项,肺癌患者,余三
AB值:
0.1597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