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血管通路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对减少并发症的价值分析
文献摘要:
论述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中心静脉长期置管(CVC)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分析两种血管通路建立方式对终末期肾衰竭(ESRD)患者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将70例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按照不同血管通路建立方式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组和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尿素透析充分性、炎症因子、血红蛋白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自体动静脉内瘘组BUN、Cr水平、尿素清除指数、URR、IL-6、hs-CRP水平、Hb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长期留置导管组,且血栓发生率较长期留置导管组更低,P<0.05。结论:为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ESRD患者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中心静脉长期留置导管血管通路,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选择应用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用,以此提高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胡强燕
作者机构:
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常州老年病医院)肾内科 江苏 常州 213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强燕-.不同血管通路对终末期肾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的有效性及对减少并发症的价值分析)[J].大健康,2022(16):95-97
A类:
长期置管
B类:
不同血管通路,终末期肾衰竭,血液净化治疗,价值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AVF,中心静脉,CVC,具体操作,操作方法,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治疗,治疗过程,留置导管,透析充分性,血红蛋白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BUN,尿素清除指数,URR,hs,Hb,并发症发生率,血栓发生率,选择应用,合理运用,痛苦
AB值:
0.2121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