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稠油蒸汽吞吐后提高采收率接替技术前景
            文献摘要:
                    针对中国稠油资源特征和蒸汽吞吐开发现状,探索了稠油蒸汽吞吐后接替性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前景.中国稠油普遍埋藏深、黏度大,主要以蒸汽吞吐方式开发.蒸汽吞吐波及半径仅为30~40m,效益开采为8~12个周期,平均采收率约为20%.蒸汽吞吐转蒸汽驱是国际主流选择,解决了热波及受限问题,但需要克服稠油埋藏深带来的热损失难题.火烧油层作为稠油开发后期的极限接替开发技术,能够解决波及受限、无效热耗等问题,有望成为 目前有技术、无经济效益的废弃/半废弃稠油油田的最终提高采收率方法.长远看,由快速热采开发转向低成本持续冷采是稠油开发后期的必然选择.化学复合驱冷采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扩大波及体积,下一步需要提高低水动力条件下稠油乳化能力.
                文献关键词:
                    稠油;蒸汽吞吐;蒸汽驱;火烧油层;化学复合驱冷采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方吉超;李晓琦;计秉玉;王海波;路熙
                    
                作者机构: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化海相油气藏开发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方吉超;李晓琦;计秉玉;王海波;路熙-.中国稠油蒸汽吞吐后提高采收率接替技术前景)[J].断块油气田,2022(03):378-382,389
                    
                A类:
                化学复合驱冷采
                B类:
                    蒸汽吞吐,提高采收率,接替技术,技术前景,资源特征,开发现状,埋藏,吐方,40m,采为,平均采收率,蒸汽驱,热波,热损失,火烧油层,稠油开发,开发后期,替开,开发技术,热耗,稠油油田,热采,大幅度降低,降低成本,扩大波及体积,水动力条件,油乳化,乳化能力
                AB值:
                    0.2999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