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情况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情况.方法:本项研究选取我院某时期上报并已完成评价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时间范围在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研究报告总例数为380例,对上述研究报告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患者信息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80例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女性出现药品不良反应几率67.11%(255/380),高于男性的32.89%(125/380);在年龄方面,药品不良反应集中出现在61~80岁群体中,占比34.21%(130/380).出现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的给药途径分析,静脉滴注76.84%、静脉注射2.89%、皮下注射3.16%、肌肉注射0.53%、关节腔注射0.53%、雾化吸入1.58%、口服13.95%、外用0.53%,静脉滴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占比率最高,其次为口服给药.在药物类型方面,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期间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占比19.74%,其次为心脑血管系统类药物19.21%、肿瘤类药物13.95%,以及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类药物13.42%.在不良反应类型方面,出现皮肤及其附件损伤的占比率最高,为33.16%.结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的出现与患者年龄、性别等均有一定联系,同时给药途径、用药类型等也是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关键因素,需要相关人员能够予以重视,通过用药指导、监护等方式不断提升用药安全性.
文献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安全用药;给药途径;患者年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黄智梅
作者机构:
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 江苏 泰州 225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黄智梅-.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情况分析)[J].健康忠告,2022(06):16-18
A类:
B类:
医院药品,安全用药,用药情况,本项,我院,某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研究报告,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特点,患者信息,几率,给药途径,途径分析,静脉滴注,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关节腔注射,雾化吸入,外用,注发,生药,口服给药,药物类型,抗微生物药物,药物使用,使用期,心脑血管,血管系统,电解质,酸碱平衡,反应类型,皮肤及其附件,患者年龄,发药,用药指导,用药安全性
AB值:
0.29915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