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PET微塑料对污泥和厨余垃圾共消化的影响
文献摘要:
探索了中温条件下不同粒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微塑料(30μm和250μm)在0、0.45、1.44、2.88 mg/g总固体(TS)的添加量下,对剩余污泥和厨余垃圾厌氧共消化过程中每日甲烷产量、累计甲烷产量、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脂肪酸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ET微塑料会抑制甲烷产量、增加氨抑制、酸抑制风险.在微塑料投加量为2.88 mg/g TS时,累计甲烷产量分别下降了54.49%(30μm)和49.58%(250μm).微生物结果表明:添加微塑料后细菌的多样性增加,古菌的多样性降低.在共消化过程,微塑料抑制了产酸菌Prevotella、Proteiniphilum的丰度,同时也抑制了产甲烷菌Methanosaeta的丰度,减弱乙酸产甲烷的途径.相关性分析表明,微塑料的粒径与Euryarchaetota呈显著正相关(r=0.945、p<0.01).微塑料粒径越小,对产甲烷菌丰度抑制越明显,与其他细菌相比,产甲烷菌对微塑料更为敏感.
文献关键词:
微塑料;厨余垃圾;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微生物群落结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雨文;曾蓓;高星;王攀;任连海
作者机构:
北京工商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食品链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4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雨文;曾蓓;高星;王攀;任连海-.PET微塑料对污泥和厨余垃圾共消化的影响)[J].中国塑料,2022(07):51-60
A类:
Euryarchaetota
B类:
PET,微塑料,厨余垃圾,不同粒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TS,剩余污泥,厌氧共消化,甲烷产量,溶解性化学需氧量,氨氮,挥发性脂肪酸,微生物群落结构,氨抑制,酸抑制,投加量,别下,古菌,产酸菌,Prevotella,Proteiniphilum,产甲烷菌,Methanosaeta,菌相
AB值:
0.233721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