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从《黄帝内经》崇阳思想浅谈"治痿独取阳明"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所述痿证主要表现为四肢活动出现异常,病位多在肢体和前阴.痿证因湿热之邪损伤阳气,导致筋脉失养,肢体痿躄不用;或情志失调,导致阳气功能失常而致痿躄.《黄帝内经》崇尚阳气,认为人以阳气为本.阳明体系是一个包括足阳明胃经在内,同时含有足阳明经筋和手阳明大肠经,以及脾胃、大肠、小肠的完整系统,其统络了人体内外、阴阳表里,是人体化生和输布之源."治痿独取阳明"是《黄帝内经》提出的治疗痿证的针刺治则,取穴应为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针法应采用针刺与艾灸结合的温针灸.
文献关键词:
"治痿独取阳明";阳气;痿证;针刺;温针灸;《黄帝内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浩斌;翟双庆
作者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85;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浩斌;翟双庆-.从《黄帝内经》崇阳思想浅谈"治痿独取阳明")[J].中医学报,2022(07):1373-1377
A类:
B类:
黄帝内经,崇阳,治痿独取阳明,痿证,四肢,出现异常,病位,湿热,阳气,筋脉,痿躄,不用,情志失调,气功,失常,崇尚,明体,一个包,足阳明胃经,阳明经,经筋,手阳明大肠经,脾胃,小肠,完整系,整系统,体内外,阴阳,表里,针刺,治则,取穴,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针法,艾灸,温针灸
AB值:
0.4220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