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生物信息技术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处方用药特色及规律.方法:从中国知网、万方医学数据库、维普资讯检索并分析关于活血化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文献,通过全文阅读提取方药信息,采用Excel建立"活血化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用药数据库",进行气味、归经以及系统聚类分析,并对关联度最高的角药(丹参-柴胡-泽泻)进行药理学分析,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药物作用靶点整合取交集.采用Cytoscape进行共有靶点的蛋白质间相互作用,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对关键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aedia of gene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纳入30个方剂,总计84味药,用药频率为309次,使用频数≥5次的药物18味,四气以温、寒为主;主要五味频次以苦、甘为主;次要五味频次以苦、甘为主.归经药物主要入肝、脾、心;归经药物次要入胃、肺、肝.网络药理学研究关联度最强的为丹参-柴胡-泽泻3味药,筛选得到89个活性成分,预测涉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靶点 12 个,主要与 MTOR、PIK3CA、PIK3CB、PIK3CD、ALDH2、AKR1A1、ADH1A、ADH1B、ADH1C、ADH5 等靶点有关.GO功能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包含多个糖脂代谢途径,如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乙醇脱氢酶等;促进脂肪酸分解,促进还原性物质的生成,减缓脂质过氧化以及ROS的生成.此外,NAD或NADP的代谢与1-磷脂酰肌醇-3-磷酸介导的多条信号通路有关,如MTOR、PI3K通路等.结论:丹参-柴胡-泽泻角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能的机制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多个糖脂代谢途径,促进脂肪酸分解,促进还原性物质的生成,减缓脂质过氧化以及活性氧的生成.
文献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技术;角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潘赐明;李仪杰;宋帮龙;汪康;段旭冰;王维;陈文慧
作者机构:
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昆明650500;兰州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赐明;李仪杰;宋帮龙;汪康;段旭冰;王维;陈文慧-.基于生物信息技术分析活血化瘀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J].中医学报,2022(06):1292-1301
A类:
encyclopaedia,AKR1A1,ADH1A,ADH5
B类:
生物信息技术,活血化瘀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用药规律,处方用药,用药特色,医学数据库,资讯,方药,Excel,用药数据,行气,气味,归经,系统聚类分析,对关联,角药,丹参,柴胡,泽泻,药理学分析,药物作用靶点,点整,合取,交集,Cytoscape,蛋白质间相互作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关系,关键靶标,基因本体,gene,ontology,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genomes,通路富集分析,可视化处理,方剂,总计,用药频率,频数,四气,五味,网络药理学,药理学研究,选得,活性成分,MTOR,PIK3CA,PIK3CB,PIK3CD,ALDH2,ADH1B,ADH1C,糖脂代谢,脂代谢途径,磷酸戊糖途径,关键酶,乙醇脱氢酶,还原性物质,脂质过氧化,ROS,NADP,磷脂酰肌醇,多条,PI3K,间接作用
AB值:
0.2850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