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蛾类昆虫多样性调查及区系分析
文献摘要:
2018-2019年 7-9月份在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不同的生境, 通过网捕、 黑光灯、 日光灯诱集等方法进行蛾类昆虫样本采集, 并对其进行标本制作和形态学鉴定, 然后通过Menhinick指数对蛾类种类昆虫丰富度进行分析, 并对采集到的蛾类昆虫种类组成和区系分布情况进行了总结. 共鉴定蛾类昆虫标本 370头, 隶属于 16科111属 142种, 其中福建省新纪录属 10属和新纪录种 12种,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纪录属 11属和新纪录种28种. 在物种多样性方面, 尺蛾科在属级水平、 种级水平、 个体数上都占绝对优势, 有23属27种67头, 且丰富度指数最高, 为3.30; 鹿蛾科丰富度指数最低, 为0.58. 世界动物地理区系分析表明, 该保护区蛾类昆虫的区系成分以东洋区和古北区共有种为主(占65.49%); 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分析表明, 该保护区蛾类昆虫有29种分布型, 主要以"西南—华中—华南—青藏"型分布为主(占 19.01%), 其次是"西南—华中—华南—华北—青藏"型(占18.3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种类具有多样性, 物种丰富度较高.
文献关键词: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多样性调查;区系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闫振天;何忆;付文博;张馨丹;邱洁;吴佳峰;陈斌
作者机构:
重庆师范大学 昆虫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媒介昆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 4013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闫振天;何忆;付文博;张馨丹;邱洁;吴佳峰;陈斌-.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夏季蛾类昆虫多样性调查及区系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03):44-51
A类:
Menhinick
B类: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蛾类,昆虫多样性,多样性调查,区系分析,生境,网捕,黑光灯,日光灯,灯诱,诱集,样本采集,标本制作,形态学鉴定,指数对,种类组成,区系分布,隶属于,新纪录属,新纪录种,物种多样性,绝对优势,地理区系,区系成分,东洋,古北区,有种,分布型,华中,华南,青藏,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物种丰富度
AB值:
0.2621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