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下肢军事训练伤特点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陆军某部队官兵下肢军事训练伤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方法 利用某军队卫勤系统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某部队符合下肢军事训练伤的伤残官兵数据资料.从伤员基本情况、损伤部位、损伤结构、损伤类型、伤残等级和损伤时间等方面对下肢训练伤发生特点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损伤类型不同,将下肢训练伤分为急性创伤性损伤和过劳性损伤,并从性别、年龄、岗位类型、损伤部位、损伤结构方面对两种损伤类型进行比较.结果 2010-2019年共发生下肢军事训练伤2 223例,其中男性2 191例(98.56%).21~30岁年龄组发生率最高(55.15%),士兵是主要受伤群体(79.98%).损伤部位前3位分别是膝关节(63.52%)、踝关节(18.13%)、小腿(7.42%).损伤结构前3位分别是关节(45.16%)、韧带(36.39%)、骨骼(16.60%),其中半月板、前交叉韧带和股骨分别是关节、韧带和骨骼的主要损伤结构.从损伤类型看,急性创伤性损伤2 058例(92.58%),过劳性损伤165例(7.42%),急性创伤性损伤在膝关节、踝关节、韧带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过劳性损伤,但在髋关节、足部、骨骼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过劳性损伤(P<0.05).伤残等级集中在8~10级(98.46%),对应的伤残表现为轻度功能障碍.每年的3~5月与10~12月的下肢训练伤发生率较高,占比分别为27.85%和29.82%.结论 下肢训练伤中膝关节是最常见损伤部位,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是主要损伤结构,急性创伤性损伤是主要损伤类型,轻度功能障碍是主要伤残特点.春冬季节是下肢训练伤的高发期.
文献关键词:
陆军;军事训练伤;下肢;关节
作者姓名:
杨森;杜诗宇;张杰
作者机构:
453000河南新乡,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医院骨科;400042重庆,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伤救治勤务研究室;100091北京,解放军总医院京北医疗区红山口门诊部
引用格式:
[1]杨森;杜诗宇;张杰-.下肢军事训练伤特点分析)[J].陆军军医大学学报,2022(22):2346-2352
A类:
下肢军事训练伤
B类:
特点分析,陆军,某部,部队官兵,发生特点,军队卫勤,统收,兵数,数据资料,伤员,损伤部位,损伤类型,伤残等级,损伤时间,流行病学调查,急性创伤性,创伤性损伤,过劳,生下,中男,年龄组,士兵,受伤,膝关节,踝关节,小腿,半月板,前交叉韧带,股骨,髋关节,足部,常见损伤,高发期
AB值:
0.2065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