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乡村乌托邦的媒介化展演——B站"野居"青年新乡村生活的短视频实践
文献摘要:
从媒介化理论出发研究B站"野居"系列短视频,探讨都市返乡青年如何通过短视频的媒介化展演重建"乡村乌托邦",可以发现,"野居"文化的形成乃是三重空间的媒介化再生产:一是在地化乡村生活场景的"可视性生产",即返乡青年通过具身实践所造就的一种可识别的"远离城市,隐居深山"的现实地方感;二是乡村田园景观的"可展示性传播",即通过媒介技术裁剪、拼接、美化生活片段并上传至网络平台,形成可供观赏的乡村生活景观;三是集体怀旧的互动空间,网友们通过发送弹幕、点赞、评论等方式进行自我代入,使得"野居"不再是一种私人生活选择,而变为都市青年集体追逐田园梦的乌托邦诗学.因此,"野居"短视频是当代青年用媒介化手段象征性地解决生活"异化"的一种另类实践,但在技术、平台和资本的驱动下,野居生活最终沦为不得不进行的"现代性"工作——一种社会加速时代的"新异化"现象.
文献关键词:
短视频;野居青年;媒介化;乡村乌托邦;新异化
作者姓名:
曾一果;罗敏
作者机构:
暨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2
引用格式:
[1]曾一果;罗敏-.乡村乌托邦的媒介化展演——B站"野居"青年新乡村生活的短视频实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19-131
A类:
乡村乌托邦,野居青年
B类:
新乡村,媒介化理论,返乡青年,乃是,三重空间,再生产,在地化,化乡,生活场景,可视性,具身实践,隐居,深山,地方感,田园景观,可展示,示性,性传播,媒介技术,裁剪,拼接,美化,观赏,集体怀旧,互动空间,网友,发送,弹幕,点赞,代入,私人生活,生活选择,都市青年,追逐,诗学,当代青年,象征性,另类,沦为,社会加速,新异化
AB值:
0.4342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