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基本判断、主要原因与政策建议
文献摘要:
我国经济发展的南北差距已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问题.分析2000-2020年南北区域经济指标发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南北差距开始显现并逐步拉大.其中,东北地区是导致南北差距的重点区域,人口流失与经济发展滞后的恶性循环业已形成.普遍性地依赖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资本效率低下、创新驱动发展动能不足导致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艰难,这是南北差距的主要原因.为遏制南北差距拉大,切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政策方面需更加重视,应当把遏制南北差距拉大作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次,需推进北方地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这是缩小南北差距的根本.第三,需注重"分区施策",并与国家整体区域发展布局相融合.最后,北方地区要注重大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以及大力挖掘本地区的创新资源.
文献关键词:
南北差距;增长模式;投资率;东北振兴
作者姓名:
耿瑞霞;胡鞍钢;周绍杰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引用格式:
[1]耿瑞霞;胡鞍钢;周绍杰-.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基本判断、主要原因与政策建议)[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22(05):64-71
A类:
B类:
南北差距,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的重点,重点问题,北区,经济指标,国际金融危机,拉大,重点区域,人口流失,发展滞后,恶性循环,投资驱动,经济增长模式,资本效率,创新驱动发展,发展动能,北方地区,地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模式,发展模式转型,模式转变,发展布局,软环境,创新资源,投资率,东北振兴
AB值:
0.3059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