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采用CARTO 3 Version 6.0系统指导心房颤动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消融
文献摘要:
目的 采用CARTO 3 Version 6.0系统指导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标测中的应用经验和技巧.方法 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因房速行导管消融术的11例患者(以上患者均曾接受房颤导管消融术).术中放置6F十极冠状静脉窦电极导管,在CARTO 3 Version 6.0系统指引下,利用PENT-ARAY高密度标测电极进行三维电解剖标测,在扩展的"早接晚"(EEML)功能中设置高阈值为75% ~80%,对应的低阈值为25% ~20% 精准确认房速的关键部位及消融靶点,消融终止心动过速,验证消融线阻滞且心动过速不再自发及诱发则手术成功.结果 11例术中均为房速心律,EEML能够提供清晰的瘢痕阻滞区,明确其房速机制,经标测后证实其中8例为单源性房速,余3例可经心房刺激诱发或自行转化出2种以上不同机制的房速.房速平均周长为(256.5±37.1)m s.肺静脉相关房速4例,其余包括顶部依赖折返2例、二尖瓣环折返1例,左房瘢痕相关折返性房速3例,右房瘢痕相关折返性房速1例.首次消融中所有患者房速终止并无法再次诱发.中位数随访时间8个月,1例房速复发并接受第二次消融,证实为顶部依赖折返,1例复发房颤.消融术中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CARTO 3 Version 6系统提供的EEML功能为识别瘢痕造成的阻滞区提供了更直观的手段.房颤消融术后房速的机制多样,通常与此前房颤消融造成的瘢痕有关.
文献关键词:
电生理学;房颤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CARTO 3 Version 6.0系统;导管消融
作者姓名:
周公哺;白瑾;李宗师;李蕾;徐维;李延广;刘书旺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卫生部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91
引用格式:
[1]周公哺;白瑾;李宗师;李蕾;徐维;李延广;刘书旺-.采用CARTO 3 Version 6.0系统指导心房颤动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标测和消融)[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2(04):325-329
A类:
极冠,PENT,ARAY,EEML
B类:
CARTO,Version,心房颤动,后房,房性心动过速,应用经验,导管消融术,中放,6F,冠状静脉窦,高密度标测,三维电解,低阈值,关键部位,心律,瘢痕,经心,周长,肺静脉,折返,二尖瓣环,左房,中位数,随访时间,速复,二次消融,严重并发症,更直,房颤消融术后,此前,前房,电生理学
AB值:
0.2249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