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持续性心房颤动伴心动过缓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在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合并心动过缓患者中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连续纳入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4月的持续房颤合并心动过缓需要起搏治疗且超声评估左室射血分数≤0.35并接受LBBAP的患者.术中记录导线参数,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随访起搏器程控参数和起搏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评估,对比基线、术后1年各项参数的变化.结果 连续入选共41例患者,年龄为(68.9±11.0)岁,其中男性占比73.2%(30/41).LBBAP的手术成功率为97.6%(40/41).术后起搏QRS波时限较术前基线心电图QRS波时限无明显变化[(115.2±9.6)ms vs(110.8±20.3)ms,P=0.145].LBBAP的心室电极中位植入时间为12(6.0,25.0)min,中位X线暴露时间为4.6(3.0,7.8)min.心室起搏平均阈值为(0.7±0.2)V.随访(13.3±7.0)个月,起搏比例达83.3%(48.3%,96.5%),随访心室起搏阈值(0.8±0.3)V.围手术期有2例在电极拧入过程中出现室间隔穿孔,经回撤起搏电极调整植入位点后均成功施行LBBAP且患者无临床症状,余患者在围手术期和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任何起搏相关并发症.术后1年随访与基线对比左室射血分数(0.60±0.07vs0.60±0.06,P=0.243)和左室舒张末直径[(51.6±6.7)mmvs(52.1±6.6)mm,P=0.449]均无明显变化,但左房前后径较术前显著缩小[(50.1±10.9)mm vs(47.6±1.4)mm,P=0.013].结论 持续性房颤心动过缓患者接受LBBAP治疗1年随访起搏参数稳定,维持窄QRS波时限,且可能有助于逆转左房重构.
文献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左束支区域性起搏;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动过缓;左房逆重构
作者姓名:
孙晚晴;王钊;李晓飞;朱浩杰;樊晓寒
作者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心律失常中心 心血管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37
引用格式:
[1]孙晚晴;王钊;李晓飞;朱浩杰;樊晓寒-.持续性心房颤动伴心动过缓患者左束支区域起搏效果)[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22(04):303-306
A类:
左束支区域性起搏,左房逆重构
B类:
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动过缓,左束支区域起搏,LBBAP,超声评估,左室射血分数,导线,线参,起搏器,相关并发症,超声心动图,比基,中男,手术成功率,QRS,时限,心电图,ms,暴露时间,心室起搏,起搏阈值,围手术期,室间隔穿孔,回撤,现任,07vs0,mmvs,左房前后径,持续性房颤,心血管病学
AB值:
0.2120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