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咏物赏景寓理趣
文献摘要:
咏物之诗,贵乎托物寄意.清人施补华谓:"咏物诗必须有寄托."(《岘佣说诗》)如何寄托?寄托什么?清人沈祥龙说得好:"咏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论词随笔》)这类诗作,实际上是借物寓理,托物明志,世间万物的生成发展,皆各有其特有的物性物理,而诗人咏物,则须慧眼独识,灵犀一点,匠心独运,随物赋形,体物寓理,移情明志.诗人咏物各有所好,各有所取,而所好所取者,皆为诗人移情明志之载体也.即如有口皆碑的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浅看是吟咏石灰,写石灰的生产过程和用途,实则托物寄兴,体物明志,另有寄意,寄寓诗人高尚的情操,暗中表白他一生所经受过种种磨难与高洁的志趣.联系诗人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处处关心民瘼,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砥柱中流,独撑危局,最后却蒙冤被杀而又义无反顾的英雄业绩,便可窥见诗中所吟咏的石灰,其实就是这位高风亮节的民族英雄的自我写照.由此可见,富有理趣的咏物诗,"物"不过是"理"的外壳躯体;而"理"才是其内核灵魂."理"寓"物"中,"物"与"理"巧妙结合,血肉丰满,鲜活灵动,便会产生理趣.此类诗作,在历代优秀咏物诗中,尽可信手拈来.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其俊
作者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其俊-.咏物赏景寓理趣)[J].东坡赤壁诗词,2022(06):前插1
A类:
各有所好,粉骨碎身
B类:
寓理,理趣,贵乎,寄意,清人,咏物诗,寄托,说得好,身世,隐然,一物,随笔,诗作,世间,慧眼,独识,灵犀,匠心独运,随物赋形,体物,移情,即如,如有,有口皆碑,民族英雄,石灰,千锤,击出,深山,烈火,火焚,焚烧,等闲,不怕,清白,人间,吟咏,实则,寄寓,高尚,情操,暗中,表白,所经,经受,受过,磨难,高洁,志趣,为官,清正,廉明,处处,国家民族,危难,挺身而出,砥柱中流,危局,蒙冤,义无反顾,窥见,这位,高风亮节,写照,外壳,躯体,血肉,丰满,灵动,信手拈来
AB值:
0.54722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