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碳源投加方式对低C/N污水脱氮除磷性能及菌群结构影响
文献摘要:
为揭示碳源投加方式对低碳污水氮磷去除影响,采用A2/O系统处理模拟低C/N(C/N为2.0~4.0)污水,分别在污泥回流池、进水端投加碳源,对比研究2种方式条件下的系统氮磷污染物去除效果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与传统进水端投加碳源方式(阶段Ⅳ)相比,在污泥回流池投加等量碳源(阶段Ⅲ),有利于实现更佳的脱氮除磷效果.阶段Ⅲ的TN、TP去除率分别为54.5%、63.9%,高于阶段Ⅳ的氮、磷去除率(TN和TP去除率分别为44.9%、21.7%).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2种碳源投加方式均改变了微生物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且在污泥回流池投加碳源更有利于优势菌群的富集,该阶段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2.3%)、脱氯单胞菌属(Dechloromonas,1.6%)及生丝菌属(Hyphomicrobium,1.4%)为优势菌属,其比例均高于阶段Ⅳ.
文献关键词:
A2/O工艺;碳源投加方式;脱氮除磷;菌群结构
作者姓名:
姚创;刘建新;赵子玲;林国颖;刘晖
作者机构: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广东省污水处理提标增效及资源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510440;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510500;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广州5102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姚创;刘建新;赵子玲;林国颖;刘晖-.碳源投加方式对低C/N污水脱氮除磷性能及菌群结构影响)[J].环境工程,2022(01):21-26,223
A类:
B类:
碳源投加方式,污水脱氮,结构影响,低碳污水,水氮,氮磷去除,A2,污泥回流,水端,氮磷污染物,污染物去除,去除效果,微生物菌群结构,加等,等量,脱氮除磷效果,TN,TP,去除率,丰富度,优势菌群,游动,Rhodoplanes,脱氯,单胞菌,Dechloromonas,生丝,Hyphomicrobium
AB值:
0.32542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