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治理模式对玛曲沙化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文献摘要:
为了给高寒区沙化草原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在玛曲高原草原选取补播改良、围栏封育和灌草结合3种植被恢复模式,通过测定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地上干物质累积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等指标,分析不同治理模式对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干物质累积和NPP变化并明确其影响.结果表明,沙化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田间持水量10月较4月补播改良模式提高50%,灌草结合模式提高31%,围栏封育提高12%;在植被生长季,补播改良和围栏封育土壤模式的含水量均不同程度高于灌草结合,地上干物质量较围栏封育提高57.65%,较灌草结合模式提高230.10%.各恢复模式对NPP有显著影响,影响力补播改良>围栏封育>灌草结合,均差异显著,补播改良和围栏封育NPP分别较灌草结合提高66.05%和29.22%.可见,补播改良可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为植被生长提高较好的水分环境,同时显著提高地上干物质累积和NPP,沙化草原生态恢复效果较好.
文献关键词:
沙化草原;治理模式;生态恢复;土壤水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国平;王红丽;张绪成;宋婷;杨林平;张化生
作者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甘肃省旱作区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70;兰州交通大学,甘肃 兰州 730070;玛曲县草原工作站,甘肃 玛曲747300;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甘肃 兰州 73007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国平;王红丽;张绪成;宋婷;杨林平;张化生-.不同治理模式对玛曲沙化草原生态恢复过程中土壤水分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J].寒旱农业科学,2022(04):58-63
A类:
B类:
玛曲,沙化草原,草原生态恢复,恢复过程,中土,土壤水分,植被净初级生产力,高寒区,补播改良,围栏封育,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干物质累积,累积和,NPP,结合模式,植被生长,生长季,干物质量,均差,土壤保水,保水能力,恢复效果
AB值:
0.16152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