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开发区:本质·功能·体制
文献摘要:
近些年来,各级各类开发区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开发区发展中存在的体制不顺、过度竞争、土地浪费、债务严重等问题,也使人们对它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 一、开发区的本质 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当时我国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国家,为了控制引进外资对经济体制的影响,中央决定在这些城市设置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引进外资的承载地,简称"开发区".由于开发区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当时主要选址在离开主城区,空间上易于隔离、便于封闭的地方,比如天津开发区选在离市区50公里的盐碱滩、大连开发区选在离市区30公里的金州湾、连云港开发区选在离市区22公里的朝阳乡、青岛开发区选在远离市区的黄岛、福州开发区选在马尾、宁波开发区建在北仑等.设置初期政治、经济影响都很小,直到1991年,天津、大连的开发区生产总值在本地区占比都不到2%,技术含量高的国外企业基本没有①.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锐
作者机构:
中央编办机构编制研究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锐-.开发区:本质·功能·体制)[J].中国机构编制,2022(03):24-27
A类:
天津开发区
B类:
不顺,过度竞争,债务, 1984,中央决定,沿海港口城市,计划经济,引进外资,经济体制,经济技术开发区,试验田,主城区,离市,盐碱滩,金州,连云港,朝阳,黄岛,福州,马尾,建在,北仑,经济影响,生产总值,技术含量,外企
AB值:
0.3208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