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城市化进程中大遗址群的文化生态功能——以西咸新区为例
文献摘要:
大遗址保护是从"十一五"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点.大遗址的发现、遗产价值内涵和构成、遗产保存状况等,都依赖于考古工作的揭示和认知;另一方面,大遗址保护工作的实践又推动了考古工作的理念和实践发生变化.当前我国大遗址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各级政府没有真正依法将大遗址保护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大遗址保护和土地资源配置存在很大的矛盾;保护管理体制不顺;保护涉及的各行业部门之间协调性差;以及大遗址保护缺乏国家专项政策的支持,等等.在大遗址保护利用从文物领域的行业性工作走向全民共享的过程中,如何既坚守"专业性",又延展"公共性",不仅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进一步激发和延续生命力的重要方面.大遗址保护利用涉及到的"决策权"与"参与权"之争,主要出现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专家学者—行政官员""决策群体—社会公众"等几个不同层面,其各自不同的诉求对大遗址保护利用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做好大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应明确大遗址保护利用涉及的人口、土地、拆迁、环境、产业结构调整等相关政策;拓宽大遗址保护利用资金渠道;完善提升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平台.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具有国家性和公共性、整体性和废墟性、未知性和学术性等基本特征,国家所有、国家管理和全民共享应作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属性.当前考古遗址公园的种种问题反映了其运营管理仍然有待理论的指导,尚待构建起符合考古遗址公园自身特性及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
文献关键词:
大遗址;保护利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公共性;文化产品;文化生态
作者姓名:
余洁
作者机构: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洁-.城市化进程中大遗址群的文化生态功能——以西咸新区为例)[J].中国文化遗产,2022(04):13-15
A类:
B类:
城市化进程中,文化生态,生态功能,西咸新区,大遗址保护,十一五,文化遗产保护,保护工作,遗产价值,价值内涵,保存状况,考古工作,理念和实践,护面,各级政府,土地资源配置,保护管理,不顺,行业部门,保护利用,行业性,工作走向,全民共享,公共性,决策权,参与权,中央政府,行政官员,社会公众,利用工作,拆迁,产业结构调整,宽大,资金渠道,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性,废墟,知性,学术性,国家所有,国家管理,应作,基本属性,运营管理,尚待,理论方法体系,文化产品
AB值:
0.2198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