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要素与粮食生产能力——基于粮食主产区2001—2019年数据分析
文献摘要:
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和农业生产要素"双约束"的重要问题.基于2001—2019年中国粮食主产区13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借助GMM估计、脉冲响应估计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分析了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要素与粮食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经济发展对粮食生产能力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内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随期数推移逐渐减弱;并且经济发展对农业生产要素中的土地具有挤出效应,对劳动和资本要素具有促进作用;农业生产要素对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在短期内均有正向促进作用,长期来看为负向作用.因此,我们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避免对粮食生产能力的挤出效应;同时,弱化对土地数量要求,增加优质良种研发投入力度以及实施更加严格的高标准粮田等措施,确保中国人饭碗端在自己手里.
文献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经济发展;生产要素;PVAR模型
作者姓名:
张志新;王迪
作者机构:
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引用格式:
[1]张志新;王迪-.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要素与粮食生产能力——基于粮食主产区2001—2019年数据分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2):5-13
A类:
B类:
农业生产要素,粮食生产能力,年数,经济发展目标,中国粮食主产区,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GMM,脉冲响应,响应估计,方差分解,期数,挤出效应,资本要素,在短期内,正向促进,良种,研发投入,投入力度,粮田,中国人饭碗,手里,PVAR
AB值:
0.2441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