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文化建构视角
文献摘要: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内化于村民对身份与利益的认同,外化为村民行为的一致性,村民之间的合作或曰拧成一股绳是乡村振兴内生动力形成的关键因素.文化建构视角下,行为体的行为既受利益的驱动也受身份的限制.身份和利益是行为体在长期互动实践中形成的,这种互动实践过程也是行为体修正、转变甚至放弃私有观念进而形成共有观念,即文化结构形成的过程.文化结构形成后,会进一步强化行为体身份和利益认同,并约束行为体行为.目前,乡村存在两种典型的文化结构:冲突型文化结构和合作型文化结构.在这两种文化结构中,行为体无论是对身份和利益的认同,还是外在行为表现都是不同的.在合作型文化结构中,行为体偏向协调合作,村庄集体行为趋于一致,这有利于村庄内生动力的培育和提升;相反,在冲突型文化结构中,行为体偏向冲突不合作,村庄集体行为很难趋于一致,这有损村庄内生动力的培育和提升.虽然观念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是文化结构的转型是可行的.
文献关键词:
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文化结构;文化建构;乡村治理
作者姓名:
夏完立
作者机构:
中共新邵县委党校,湖南邵阳,422000
引用格式:
[1]夏完立-.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文化建构视角)[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4):95-104
A类:
B类:
文化建构,外化,村民行为,或曰,拧成一股绳,行为体,受身,私有,文化结构,利益认同,合作型,两种文化,行为表现,协调合作,集体行为,有损,观念结构,乡村治理
AB值:
0.25659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