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碳"背景下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市民满意度分析
文献摘要: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生态城市理念是人类文明的发展结果,也是人类、其他生物以及地球得以延存及发展的唯一途径"[1].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2].成都作为西部地区超大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强劲的发展活力,全方位建设好生态城市对提升成都城市形象吸引力、经济引领力、枢纽辐射力、综合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2020年9月,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世界作出实现"双碳"目标的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3]"双碳"目标和生态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成都生态城市建设将"双碳"作为提升市民生态满意度的切入口和着力点,不断加强生态城市低碳建设探索,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深入拓展绿色本底,推动成都市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先锋",建设生态城市的"样板",打造宜居、低碳、绿色的现代之城.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汪洋;马丽
作者机构:
成都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汪洋;马丽-."双碳"背景下成都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市民满意度分析)[J].资源与人居环境,2022(12):57-60
A类:
B类:
下成,市民满意度,满意度分析,现代文明,生态城市理念,发展结果,一途,优美,美生,蓝绿,清新,新明,明亮,水城,共融,超大城市,本底,发展活力,设好,升成,都城,城市形象,引领力,辐射力,综合承载力,可持续发展力,第七十,七十五,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二氧化碳排放,努力争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切入口,强生,城市低碳,低碳建设,建设探索,生态优势,成都市,样板,之城
AB值:
0.4197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