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
文献摘要:
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缘的胶东地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第三大金成矿区.玲珑金矿田是胶东石英脉型金矿的典型产地,也是我国最早勘查开发金矿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在该区深部探明的蚀变岩型金矿资源量已超过以往探明的石英脉型金矿.但对深部矿体的空间分布以及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金矿的关系还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较详细分析了玲珑金矿田的矿床特征及深部变化,综述了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时代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断裂与成矿的关系、石英脉型金矿与蚀变岩型金矿的关系和矿床成因机制.研究发现,蚀变岩型金矿受总体缓倾斜的主断裂控制,石英脉型金矿赋存于主断裂下盘的陡倾张裂隙中.以往认为的多个蚀变岩型矿床实际是同一个金资源量近600 t的巨型金矿床,矿床在垂向2500 m范围内形成3个矿化富集带.其Ⅰ-2号主矿体埋深44~2333 m,控制最大走向长4750 m,最大倾斜深2430 m,矿体平均厚度11.50 m,矿石平均品位3.15 g/t.综合前人研究结果认为:金矿化发生于约120 Ma.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还原条件H2 O-CO2-NaCl±CH4体系热液,H-O同位素组成大部分投点于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线之间,矿石的S、Pb同位素特征与赋矿围岩相似,成矿物质主要来自于下地壳,有少量幔源组分贡献.研究发现,大型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倾角变化部位构成阶梯成矿模式,其原因是断裂倾角变化引起流体压力波动造成金质沉淀;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的矿体特征有明显区别,后者矿体倾角缓、规模大,矿石平均品位低,矿石中金属硫化物含量少(平均S含量约是前者的1/3),金矿物粒度细,金矿物的赋存状态以晶隙金为主(前者主要为包体金);二者的地球化学特征略有差异,后者成矿期的流体包裹体类型较为单一、盐度和温度相对较低,石英脉型矿石的H-O同位素投点位置更接近于岩浆水,蚀变岩型金矿偏向于大气降水,石英脉型矿石的S同位素特征与胶东岩群相似,而蚀变岩型矿石的S同位素特征与晚中生代岩浆岩更接近.这些差异说明,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是同一成矿事件不同成矿方式和不同构造位置的产物.综合分析认为,胶东地区的大规模壳幔混合源岩浆活动,为成矿流体活动提供了热动力条件、运移通道和部分流体来源;岩浆快速隆升引发地壳浅部产生拆离断层和相关张裂构造,为流体聚集、成矿提供了有利空间.
文献关键词:
玲珑金矿田;石英脉型;蚀变岩型;深部找矿;巨型金矿床;阶梯式成矿;热隆-伸展成矿作用
作者姓名:
李世勇;李杰;宋明春;丁正江;周明岭;范家盟;解天赐;刘向东;王斌;张亮亮;杨真亮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山东省核工业二七三地质大队,山东烟台,264006;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威海,264209;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山东济南,25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世勇;李杰;宋明春;丁正江;周明岭;范家盟;解天赐;刘向东;王斌;张亮亮;杨真亮-.胶东玲珑金矿田成矿特征和成矿作用)[J].地质学报,2022(09):3234-3260
A类:
巨型金矿床,蚀变岩型矿石,阶梯式成矿
B类:
玲珑金矿田,田成,成矿特征,成矿作用,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胶东地区,深部找矿,重大突破,大金,金成,成矿区,东石,石英脉型金矿,勘查开发,资源量,深部矿体,矿床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时代,了断,矿床成因,成因机制,缓倾斜,下盘,裂隙,同一个,主矿体,埋深,最大倾斜,平均品位,金矿化,Ma,成矿流体,低盐度,还原条件,H2,NaCl,CH4,热液,同位素组成,投点,浆水,大气降水线,Pb,同位素特征,围岩,岩相,成矿物质,下地壳,金矿体,倾角变化,阶梯成矿,成矿模式,流体压力,压力波动,金质,矿体特征,矿体倾角,矿石中,中金,金属硫化物,金矿物,粒度细,赋存状态,包体,成矿期,流体包裹体,体类,晚中生代,岩浆岩,异说,一成,源岩,岩浆活动,热动力,动力条件,运移通道,流体来源,隆升,拆离断层,关张,有利空间,伸展
AB值:
0.26978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