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生态脆弱区高温热浪和干旱历史变化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高温热浪和干旱是影响陆地生态系统最主要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已有关于中国高温热浪和干旱历史变化的定量研究主要针对全国范围、地理分区或单一区域,对于我国生态脆弱区相关极端事件的历史变化特征尚不清楚.本文利用中国CN05.1格点化观测数据集中的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和全球逐月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格点数据,分析了中国典型生态脆弱区1980~2014年发生的高温热浪和干旱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4年中国生态脆弱区的年高温日数和热浪次数整体呈增加趋势,两者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类似.在空间分布上,高温热浪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位于北方生态脆弱区的中部和西部以及南方生态脆弱区的东部.其中,高温热浪增长显著的面积比率在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脆弱区最高,在南方农牧脆弱区最低.区域平均来看,除南方农牧脆弱区较少发生高温热浪外,各脆弱区高温日数和热浪次数均呈现增加趋势,且除北方农牧林草区外,其余脆弱区增加趋势显著.北方生态脆弱区高温和热浪的发生频率和年际变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均迅速增加.此外,中国生态脆弱区东部多呈现变干趋势且中等和极端干旱发生月数增多,其余地区则多变湿且极端干旱发生月数减少;区域平均来看,除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脆弱区区域平均的干旱发生月数呈现显著增加趋势以外,其他区域的干湿和干旱发生月数的变化趋势小且不显著.
文献关键词:
中国生态脆弱区;高温热浪;干旱;趋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尹德震;李芳;林中达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 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尹德震;李芳;林中达-.中国生态脆弱区高温热浪和干旱历史变化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2(05):604-618
A类:
农牧林
B类:
中国生态脆弱区,高温热浪,历史变化,陆地生态系统,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定量研究,地理分区,极端事件,CN05,格点化,观测数据,日最高气温,观测资料,逐月,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国典,时空变化特征,高温日数,方生,面积比,南岩,岩溶,石漠化,区域平均,林草,区外,发生频率,年际变化,极端干旱,余地,变湿,区区,干湿
AB值:
0.20205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