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2020年上半年"COVID-19"疫情期间气象条件变化对四川盆地城市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初步分析
文献摘要:
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主要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所控制.2020年上半年在"新冠"疫情影响背景条件下,四川盆地的六项主要污染物质量浓度较往年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区分这些变化受气象条件和人为排放变化各自的影响程度,开展了气象条件变化对四川盆地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的初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1~6月整体空气质量优于2019年同期.主要影响污染物浓度的气象参数中,成都平原、川东北地区平均风速与往年相当,川南地区平均风速低于往年.从2020年3月开始,盆地各个城市的总降水量明显偏少,其中5月降水偏少情况最为严重,对应的相对湿度在5月同比较低.平均温度2020年高于2019年,尤其是5、6月平均温度较往年偏高大约4~5℃.月日照总时长从3、4月开始明显长于往年.用固定污染源,改变初始气象条件的方法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PM2.5和PM10相似,1、2月模拟结果低于2019年,3、4月高于往年,5、6月同比偏低,主要偏差区域在川南城市群.S02在1、2月气象条件有利于扩散,3月川东北不利扩散,其余月份差距不明显.N02在2月气象条件较为不利,CO不利的月份为4月.4月气象条件有利于臭氧扩散,而5、6月盆地气象条件对03污染过程起了较强的推动作用.定量分析各个城市污染物浓度贡献率表明,受疫情影响,除臭氧外的颗粒物和气体污染物在1~4月人为排放贡献为负,5、6月由于全面复工复产,导致盆地的污染物浓度也有所上升,人为排放贡献率也大幅增加.03由于人为排放增加与不利气象条件叠加,导致盆地03污染情况较为严重.
文献关键词:
气象条件;人为排放;污染物浓度;数值模拟;四川盆地
作者姓名:
田开文;朱江;王自发;张伦瑾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际气候与环境科学中心,北京100029;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100049;湖北省荆州市气象局,湖北荆州434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田开文;朱江;王自发;张伦瑾-.2020年上半年"COVID-19"疫情期间气象条件变化对四川盆地城市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初步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22(02):243-262
A类:
B类:
上半年,四川盆地,盆地城市,城市污染,污染物质量浓度,初步分析,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变化,受气,人为排放,排放变化,六项,主要污染物,较往年,空气质量,污染物浓度,气象参数,成都平原,川东北地区,平均风速,川南地区,总降水量,偏少,月降水,相对湿度,平均温度,日照,固定污染源,PM2,PM10,川南城市群,S02,N02,臭氧,地气,污染过程,除臭,颗粒物,气体污染物,复工复产,不利气象条件,污染情况
AB值:
0.2822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