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主动脉扩大端端吻合术后发生颅内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主动脉扩大端端吻合术后发生颅内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颅内细菌感染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行主动脉扩大端端吻合术的13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是否发生颅内细菌感染分为颅内细菌感染组38例,颅内未感染组92例.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与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术后发生颅内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4 h、术后脑脊液漏、留置引流管时间长、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较高均是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主动脉扩大端端吻合术术后颅内细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64.715、6.373、4.773、3.543,均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主动脉扩大端端吻合术术后颅内细菌感染与手术时间≥4 h、术后脑脊液漏、留置引流管时间长、IL-8水平较高密切相关,临床可据此对有以上特征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治疗或干预,降低颅内动脉瘤患者术后发生颅内细菌感染的风险,术后患者可合理预防性服用抗菌药物,必要时可对引流物行病原菌监测.
文献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主动脉扩大端端吻合术;细菌感染;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高卫丰;于广亮
作者机构:
张家港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苏州 2156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卫丰;于广亮-.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主动脉扩大端端吻合术后发生颅内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22(20):118-120
A类:
主动脉扩大端端吻合术
B类:
颅内动脉瘤,细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临床预防,张家港市,未感染,多因素分析,回归分析法,手术时间,术后脑脊液漏,留置引流管,染发,行针,性治疗,术后患者,服用,抗菌药物
AB值:
0.08806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