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黄河下游河槽泥沙扬动与输移特性
文献摘要:
本文利用大量水文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黄河下游河槽泥沙扬动与输移特性.首先根据水文测验尤其是泥沙级配实测资料,间接分析各家公式的合理性,从而选择出物理概念清晰、符合黄河下游实际的扬动流速计算公式.对于粒径较小的泥沙,沙玉清、窦国仁等现有扬动流速计算公式都适用于黄河;随着泥沙粒径增加,几家公式差异变大,张罗号和罗诗琦公式同实测资料更为符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河下游河槽不同粒径泥沙的扬动特性,认为"粗颗粒"泥沙在黄河下游河槽中水流量下亦能扬动.然后,选取黄河下游花园口、高村和利津站为下游代表水文站,采用汛期非漫滩情况下的实测数据,分别绘制了三站流量与泥沙以悬移形式运动的百分比关系图.引入扬动临界流量的概念后,各站泥沙输移特性变化规律基本遵循统一表达形式.进一步定量分析了各水文站泥沙输移特性,给出了扬动临界流量、扬动概率系数、输沙指数同泥沙粒径等因子的关系式,从而建立了泥沙以悬移形式运动的百分比与水沙因子的计算公式.结合未来30年内年均沙量减小的预测结果进行计算,表明黄河下游汛期日平均流量只要大于971m3/s,悬移质泥沙组成中的粗颗粒能保持悬移运动状态,同时表明加大流量是直接提升水流输沙能力的有效手段.
文献关键词:
黄河下游;泥沙;扬动流速;输移特性;水沙因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蓉蓉;张红武;张宇;张罗号
作者机构:
水利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中心,北京 100038;清华大学黄河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蓉蓉;张红武;张宇;张罗号-.黄河下游河槽泥沙扬动与输移特性)[J].水利学报,2022(10):1218-1228,1239
A类:
扬动流速,水沙因子,971m3
B类:
黄河下游,河槽,输移特性,水文资料,水文测验,级配,实测资料,各家,物理概念,流速计算,泥沙粒径,几家,异变,张罗,不同粒径泥沙,粗颗粒,水流量,花园口,高村,利津站,水文站,汛期,漫滩,关系图,临界流量,各站,泥沙输移,基本遵循,统一表达,表达形式,关系式,沙量,期日,均流,悬移质泥沙,运动状态,大流量,升水,输沙能力
AB值:
0.2890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