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利用卫星跟踪卫星观测数据确定时变重力场球谐解的发展趋势
文献摘要:
时变重力场综合反映了地球内部及表层物质的迁移特性,在地球科学领域应用广泛.21世纪以来,多个重力卫星相继成功发射,为实现全球时变重力场连续监测提供了数据支撑.利用重力卫星观测数据建立高精度时变重力场模型,是开展时变重力场相关科学应用的重要前提.自重力卫星计划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卫星时变重力场建模理论及方法的研究,随着观测数据的精化和解算方法的改进,时变重力场模型的精度水平得以显著提升.本文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利用卫星跟踪卫星数据建立时变重力场球谐解的研究进展,重点围绕低低卫星跟踪卫星进行展开,包括建模基本原理和模型解算方法、观测数据的优化、背景摄动力模型的精化、解算方法的改进等,并给出了近年来尝试利用高低卫星跟踪卫星确定时变重力场的研究进展,最后探讨了下一代重力卫星计划的发展趋势,可为我国自主重力卫星数据处理和模型构建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时变重力场;重力卫星;卫星跟踪卫星;下一代重力卫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浩;罗志才;周泽兵;杨帆;郭向;李耀宗;郑李均;郑舒允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物理量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浩;罗志才;周泽兵;杨帆;郭向;李耀宗;郑李均;郑舒允-.利用卫星跟踪卫星观测数据确定时变重力场球谐解的发展趋势)[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2022(03):243-256
A类:
下一代重力卫星
B类:
卫星跟踪卫星,卫星观测数据,地球内部,迁移特性,地球科学,科学领域,星相,继成,连续监测,时变重力场模型,科学应用,自重,精化,解算方法,立时,摄动,动力模型,重力卫星数据
AB值:
0.1258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