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我国实际工程场地的不同基本周期计算方法差异性研究
文献摘要:
场地基本周期是表征场地动力特性最基本的指标,也是评价场地条件的重要依据.本文介绍了计算场地基本周期的四种方法——子层周期求和法(规范法)、子层周期贡献系数法、简化Rayleigh法以及逐层单自由度法.收集并筛选了国内605组钻孔深度达到工程基岩的剪切波速剖面资料,其中:Ⅰ类场地10个;Ⅱ类场地300个;Ⅲ类场地249个;Ⅳ类场地46个.以传递函数法结果为标准,对上述四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检验,就不同方法的偏差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其统计结果,并剖析了各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场地的适宜性.主要结论:(1)我国规范所采用的子层周期求和法虽然在工程中方便使用,但计算结果普遍存在显著偏差,其偏差的平均值大于20%,最大偏差甚至接近50%.(2)简化Rayleigh法和逐层单自由度法相较于规范法计算精度均有大幅提高,二者偏差在5%以内的工况数占比分别达到80%和70%以上.(3)子层周期贡献系数法采用了加权累加的计算方式,继承了规范法便于操作的优点,并且计算精度为本文所选四种方法中最高,其最大偏差不超过10%,偏差在5%以内的工况数占比达到85%,建议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场地基本周期;简化计算方法;偏差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明睿;李瑞山;袁晓铭;陈卓识
作者机构: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重点实验室;地震灾害防治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明睿;李瑞山;袁晓铭;陈卓识-.基于我国实际工程场地的不同基本周期计算方法差异性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22(04):36-43
A类:
场地基本周期
B类:
工程场地,周期计算,差异性研究,地动,动力特性,场地条件,四种方法,期求,系数法,Rayleigh,逐层,单自由度,钻孔深度,基岩,剪切波速,传递函数法,不同方法,适宜性,中方,方便使用,最大偏差,计算精度,数占,累加,计算方式,比达,简化计算方法,偏差分析
AB值:
0.2970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