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小分子糖制备凹凸棒石黏土-碳棕榈油脱色剂
            文献摘要:
                    以葡萄糖和白砂糖为碳源,采用湿法球磨和高温焙烧法制备凹凸棒-碳复合棕榈油脱色剂,通过脱色试验探讨碳源添加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3种因素对复合脱色剂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脱色剂最佳制备条件为:添加量1%,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2.5 h,对棕榈油的脱红率为73.9%;以白砂糖为碳源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添加量3%,焙烧温度400℃,焙烧时间0.5 h,对棕榈油的脱红率为72.5%.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比表面积及孔道分析等结果表明,本试验采用的制备方法能使凹凸棒石黏土比表面积和总孔孔容增大、表面官能团增多,从而使凹凸棒石黏土的吸附点位和孔道容积增加,达到增强脱色能力的目的.
                文献关键词:
                    凹凸棒石;小分子碳源;棕榈油;脱红率;脱色剂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孙卿;王哲;罗莹;曾秋平;张家千;张振龙;易发成
                    
                作者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 绵阳 621010;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绵阳 621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孙卿;王哲;罗莹;曾秋平;张家千;张振龙;易发成-.小分子糖制备凹凸棒石黏土-碳棕榈油脱色剂)[J].非金属矿,2022(01):1-4
                    
                A类:
                脱红率,小分子碳源
                B类:
                    小分子糖,凹凸棒石黏土,棕榈油,脱色剂,白砂糖,湿法球磨,高温焙烧,焙烧法,碳复合,焙烧温度,焙烧时间,脱色效果,制备条件,扫描电镜分析,衍射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红外光谱分析,比表面积,孔道,制备方法,孔容,表面官能团,附点,强脱
                AB值:
                    0.2195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